土地改革时间是哪一年(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11:00:12    

新中国极为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进行了土地改革,而实际上这个政策在之前很早就有了,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彻底的推行。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红色政权就执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所以那时也被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战结束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在1947年9月13日的西柏坡,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于当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自此,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这个制度也就向着全中国逐步推行,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彻底的推行。

这个政策不是简单的打土豪分田地,更不是一些人所谓的吃大户,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伟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就是获取了民心,在保卫胜利果实的旗帜下,广大的翻身农民积极的拥军支前,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坚强后盾。而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则更为重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中国几千年来历代农民起义者总诉求的终极回应,是耕者有其田的切实实践。几千年来的封建王朝统治,无不是经历着一个大乱到大治、大治又到大乱的过程,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周期律。这里面最重要的、本质的因素就是土地兼并而导致的社会贫富分化,富者连阡累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造成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起社会动荡而战乱频发。

新的王朝一般都能维持几十年的稳定发展时期,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大乱之后王朝能够对于土地的重新分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土地兼并加剧,历史重又再演,社会又进入到一个动乱的时代。对于农民而言,耕者有其田之所以不能够实现,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的私有制。新中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将其收归国有,根绝了土地兼并的可能,是在根本上保证了耕者有其田。


第二,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保证了社会的基本公平。在一个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几千年来,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权贵者巧取豪夺,获取了大量的土地,事实上形成了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垄断。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底层人出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否认极个别的底层人能够把握机会,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民众基本上只能是苟延残喘的活着罢了。

土地改革摧毁了旧的社会框架,地主阶级地位的下降和普通民众地位的上升,使得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随着教育的普及,任何一个昔日普通家庭的成员,都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上升的空间,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所没有的。


第三,土地改革实际上打碎了一个旧的社会,创建了一个新的社会框架,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条件。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帝国主义国家残酷的侵略之下,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寻着救国之路。但经历了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我们的探索都失败了。这里面我们总结了是因为有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三座大山的阻碍。

在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被赶走了,而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变也就成了必然。将土地收归国有,改变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瓦解了整个旧的社会秩序,所谓的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新的社会中,由于土地私有制的消失,新的生产关系下迸发出了巨大的生产力,并使得国家能够在建设上集中人力物力,以此在极短的时期内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为步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改变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打碎了一个旧的社会框架,重建了一个新的社会。它不单单是耕者有其田的实现,或者一些人所说的吃大户,而是社会制度的重建,从而带来的社会变革。这是自秦以后,中国社会再一次的重大变革,具有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而我们也在此基础下得以迅速的完成了工业化,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