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人李白:诗酒人生尽自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4 10:04:53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一种自我向上的积极信念。人生得意时,自信会使人充满激情,斗志昂扬;人生失意时,他又能激励人振奋精神,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历史上,很多人正是因为拥有自信,才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盛唐。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的一个夜晚,嵩山颖阳。天气晴好,浩月当空。在一户院落里,不时传出阵阵谈笑声。此时三位中年男人正围坐筵席旁,饮酒欢宴,他们时而畅谈人生、时而吟诗高歌,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晚,三人已有醉意。有人已经喝不动了,而庭院的主人也说家里的酒已经不多了。

但其中的一人却酒兴正浓。他高举酒杯,豪情万丈:“来来来,岑夫子、丹丘生,快把酒喝干,不要停下来,马上我给你们高歌一曲,各位听好喽!”

一饮而尽后,此人端着酒杯高声吟诵起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流畅的语言、豪放的感情、豪迈的气势喷薄而出,让人感觉那壮美的黄河就在眼前,河水奔涌东流、波涛拍岸,心中不由地激情澎湃,人生的失意、落魄荡然无存,自信心瞬间爆棚。

乘兴吟诗的这个人就是李白。史称“诗仙”,当朝宰相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

李白的诗雄奇奔放、想象丰富、意境绝妙,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他的性格更是豪迈,一生游遍大江南北,写下了千首壮丽的诗篇,常常借助诗歌表现自我,抒发自信。无论得意还是失意、无论年少还是垂老时,都对人生充满了自信。

1

少年时的李白,在川蜀已小有名气。开元七年(719年),李白游学于江油、渝州等地,一天,他去拜访了时任渝州刺史的李邕。

李邕性格仗义、爱交朋友,且善书法,富有才华,是当时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初出茅庐的李白时年20岁,面对李邕时,他不像其它年轻人一样诚惶诚恐、谨小慎微,而是不卑不亢、淡定从容,没有一点儿拘束,在李邕面前放言高论,谈自己的创作观点和理想抱负。这让李邕很不高兴,傲慢之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教育了李白一通。

满以为李白会面露愧色,虚心接受他的批评。谁知人家李白丝毫不领情,反而傲气地回诗一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意为人家至圣孔老夫子都认为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孔子高明?你可不要小视年轻人呀!

真是桀骜不驯、年少气盛,让人读到了一个“狂”字。其实,这就是李白的性格,充满自信而又“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就是他的性情本色。

724年,李白出蜀,开始了他的远游求仕之路。几度坎坷、岁月蹉跎,天宝元年(742年),通过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引荐,读过李白的作品后,唐玄宗对李白十分仰慕,于是下诏让其进京。

此时李白正居于东鲁南陵,诏书送达时,他还在山中。得到消息后,他异常兴奋,立马下山回家,召呼儿子烹鸡斟酒,高歌痛饮。孩子们也被他快乐的情绪所感染,拉扯着他的衣服嬉戏欢闹。

李白边饮酒边思考:如果这一天能早点儿来就好了!不过为时也不晚,凭我之才分,快马加鞭,也能平步青云,实现梦想的。于是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高歌而成: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可是满满的自信呀。李白此时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马上会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也会达到巅峰,未来一片光明。

2

入京后,唐玄宗赐李白翰林供奉,任职于宫中。所谓“翰林供奉”,其实就是皇帝的御用文人。唐朝皇帝所到之处,需要文人术士等候诏命、行陪同文艺游赏之事。

比如743年春日的一天,皇宫中兴庆池的牡丹花开了,唐玄宗和爱妃杨玉环赏花于沉香亭,并把传诏李白过来为他们作词助兴。李白大笔一挥而就: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其二》

他把杨贵妃描写国色天香,让神仙都忌妒的绝世美人。高兴得杨玉环花枝乱颤,喜得李隆基老脸生花。

但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李白渐觉厌倦。本来想像自己入京后会在仕途上大有作为,不想却成为御用文人,替人描绘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这不是他的本愿。

于是他开始纵酒度日,与贺知章结为“酒中人仙之游”,沉醉后,连唐玄宗传旨进宫待诏都不理会,这是多么大的自负呀。通过李白最大的“粉丝”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我们可窥见一斑。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节选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的傲气与才气得罪了朝中权臣,他们向玄宗诋毁李白恃才傲上,长此以往会惹事生非,使朝廷难堪,不如打发他回家算了,免得以后无法收拾。于是玄宗给了李白一些钱,让他离开长安。史谓“赐金放还”。

3

李白被逼出京,长安的朋友们设宴为他饯行。这要是在平时,面对美酒佳肴和朋友的一片盛情,他肯定会“一饮三百杯”。然而,这一次他却无心进餐,放下杯筷,离开座席,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但是,李白并不是软弱性格的人。当他想到吕尚和伊尹进,失望的心绪一扫而净,我不能就此消沉,我要继续追求,积极用世。于是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相信尽管前路仍然会有重重障碍,但只要有信心,仍然会有那么一天,要像古人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李白离开长安,回到东鲁家中居住了一段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他尽可以在家怡情养性,闲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安分不是他的性格,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他再次告别亲朋,又一次踏上了寻求实现理想之路。

746年,他春游扬州,秋到越中,在会稽凭吊贺知章后登天台山,冬天时来到金陵。在金陵,他与崔成甫交好,两位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相投,饮酒诵诗,尽情畅游,不计早晚。

在某天夜里欢饮而醉后,李白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来到了天姥山,天姥山隐于云霞明灭之中,他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飞渡过镜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木屐,攀登山路,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不觉间,他仿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一幅浪漫自由的仙境浮现在他面前:石门洞开,仙人们纷乘座驾而出,站在他面前……

然而梦境毕竟是梦境,“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他在梦中醒来,理想中的仙境不见了,只有身下的冰冷的枕席陪伴着自己。

短暂的失落后,李白重新振作起精神。我渴望自由、向往光明,但我不会趋炎附势,卑躬屈膝;我有理想,但我更有骨气,更有能力。于是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愤而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就是我,人世间不一样的烟火”,李太白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上了一堂能量满满的自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