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法院卖货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20:45:12
法院卖货,通常指的是 司法变卖,是人民法院依法处置被执行财产的一种变现方式。当被执行人未能履行法院判决或裁定的义务时,法院会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并通过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将其变现,以偿清申请执行人的债权。
司法变卖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和规则:
变卖条件
司法变卖通常在第二次拍卖流拍后进行。
变卖价格一般低于第二次拍卖的起拍价,但最低不得低于评估价的五折,通常在五到六折之间,具体价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变卖期限
司法变卖期一般为60天,变卖期内随时可以出价。
首次出价后,变卖期会进入24小时竞价周期,竞价规则和延时周期与司法拍卖相同。
在24小时内无人继续出价的情况下,视为竞拍成功。
通过司法变卖,法院能够有效地将被执行人的财产变现,从而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当事人密切关注法院的变卖公告和流程,以便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
相关文章
- 醉驾到法院交多少罚金 2025-01-20 09:28:06
- 多少钱不还可以起诉 2025-01-18 14:21:42
- 网贷多少金额会被起诉 2025-01-18 10:54:12
- 杀人多少钱 2025-01-18 10:47:12
- 法院判了多久拿到钱 2025-01-18 08:14:42
- 离开庭多久才收到传票 2025-01-18 07:40:12
- 提起诉讼多久可以开庭 2025-01-18 07:03:13
- 名事移交法院多久开庭 2025-01-18 0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