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长三角主流媒体宜昌调研行|“电化长江”的宜昌实践:一江清水背后的绿色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2:00:00
大皖新闻讯长江之畔,宜昌秭归港,一艘艘游轮静静停靠。岸电桩旁,电缆连接船舶,取代了往日柴油发电的轰鸣与黑烟。这一幕,正是宜昌推进“电化长江”战略的生动缩影。作为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和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以“电化长江”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绿色航运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岸电全覆盖:从“柴油味”到“无感停靠”
“过去船舶靠港,柴油发电机震耳欲聋,码头展板落满油灰。”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岸电运维负责人李兴衡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如今,宜昌长江段69个码头建成172台岸电桩,实现岸电全覆盖。截至2025年3月,累计为4.8万艘次船舶供电5040万千瓦时,替代柴油1.17万吨,减少碳排放3.7万吨。
经济效益同样显著。以“长江叁号”游轮为例,44小时停靠用电1.1万度,成本仅1.1万元,比柴油发电节省60%。宜昌岸电模式已从试点升格为长江全流域推广的“国家标准”。

绿色岸电守护一江清水
绿色船舶:从“空白”到“全球领先”
夜幕下,“长江三峡1号”游轮载着800名游客平稳驶过葛洲坝船闸,大皖新闻记者现场体验了“水涨船高”过大坝的趣味之旅。这艘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搭载7500千瓦时电池组,相当于100辆电动汽车的容量,实现零噪音、零污染。大皖新闻记者不由赞叹:“这才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现代诗意。”
宜昌的绿色船舶版图不断扩展:全国首艘氢能源公务船“三峡氢舟1号”、万吨级纯电散货船、油气电混合动力船舶相继下水。华星船务副总经理陈耀洲透露,企业年产能达10艘新造、180艘维修,2025年订单额已超4亿元,“‘电化长江’让传统造船业焕发新生”。

纯电动邮轮上游客爆满
产业链崛起:从“制造”到“智造”
在秭归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全产业链布局日渐清晰。设计研发、电池生产、数字化运维等环节协同发力,年产20万度电的船用电池包生产线已投运。宜昌市提出,2026年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总产值将达500亿元,年建造量突破300艘。
“电化长江不仅是能源替代,更是一场产业变革。”宜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从岸电推广到船舶制造,从政策引领到市场驱动,宜昌正以“先导区”姿态,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宜昌方案”。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湖北宜昌报道
编辑 许大鹏
相关文章
- 长三角主流媒体宜昌调研行|“电化长江”的宜昌实践:一江清水背后的绿色动能 2025-04-27 12:00:00
- 今天白天局地阵风8到9级!郑州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2025-04-27 08:44:00
- 记者手记:山区医改的“破壁”实践 2025-04-26 09:15:00
- 七天免签!往来“港澳—南沙”中国籍船舶进出口岸更便利 2025-04-26 00:35:00
- 湖北宜昌:以“练”备战!这场洪涝灾害事故处置综合实战演练很“硬核” 2025-04-24 11:36:00
- 上百吨牛杂鸡爪冻品凌晨 “闯关 ”失败 海警3小时内连续查获2起海上走私案 2025-04-22 12:54:00
- 手造华章丨有扁鹊脉学诊法薪火相传:“跟齐向华老师学到了精湛技术和仁爱之心” 2025-04-19 11:11:00
- 两大跨国巨头称霸GLP-1市场,国产减肥药的机会在哪 2025-04-19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