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以营商环境之优 促经济发展之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9:38:00    

产品销量如何?研发进展到哪一步?企业发展还有哪些困难?

“早餐会”、座谈会、谈心会、办公会……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全力下好“十步先手棋”工作要求,全市上下以“大干快上、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姿,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为企纾困,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

排忧解难的会议开到企业家心坎上

今年以来,银川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全力打造政策更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的一流营商环境。

“不论是经营出现难题,还是生产遇到困境,只要提出来,现场能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政府部门会明确解决的时间节点及对接人员,银川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宁夏北方高科工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16日,市委调研为企纾困和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时召开现场办公会,现场解决难题,护航企业无忧发展。“我在今年4月8日的‘早餐会’上提出,很多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助力更多企业发展‘AI+工业’。”共享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凡说,自己的建议得到了银川市的高度重视,他将和众多企业家一道,共同推动银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真抓实干上见真章,紧盯目标任务,加强统筹调度,一线包抓项目,“第一责任”抓落实、“第一现场”解难题、“第一保障”破障碍,用干事成事的实绩实效推动项目加速快跑。在助企纾困上出实招,聚焦企业关切,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开拓市场、降本增效,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在用心服务上下功夫,强化土地、资金、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要素充分集聚、高效整合、合理配置,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常态化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发展诉求,抓好惠企政策落实、产销对接等工作,积极解决好企业在人才、研发、技改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聚焦打造“五大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打造“五大环境”,精准改革,靶向攻坚,全市营商环境以点带面持续提升,“五大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月3日,在银川市第三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上,我市正式发布《关于厚植营商沃土打造“宜商银川”若干措施》。提出15条41项具体改革举措,全力打造“宜商银川”品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民营企业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据市营商环境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已组织开展惠企活动6场次,服务企业近500家,同时全面迭代升级“政企通”平台,打造“企业约见政府部门”“政策云讲堂”“一站式服务超市”等六大创新功能,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截至目前,已录入惠企政策209条,累计浏览量超10万次,录入惠企服务事项232项,2025年兑现市本级各类奖补资金5410.15万元,累计兑现6.05亿元。在全区率先印发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梳理免检或降低检查频次事项清单,组织企业开展自主申报。印发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梳理第一批15项联合执法事项,严格控制检查频次。

今年,我市还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实现更深层次的“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构建“智能审批工厂”,形成标准化“秒批秒办”事项清单,实现26项高频事项智能研判全覆盖,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