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南宁 聚才兴业——南宁市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4:11:00    

图片

近日,《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印发,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政策措施》在支持高端人才集聚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企业应当如何把握这次政策红利?对此,相关企业及业界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


多重优势构筑产业新高地


“南宁在布局东盟人工智能市场方面具备多重优势。”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投信创集团)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刘如冰表示,南宁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算力基础设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小语种人才储备等方面基础扎实,为人工智能企业拓展东盟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东盟国家在智能算法、数字技术、智能交通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场景需求。


这些优势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近日,北投信创集团与马来西亚MYEG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运营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该中心位于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市,聚焦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关注技术研发、跨境合作、数字生态培育及成果转化,并根据当地需求定制人工智能服务。中心推出的首个项目是中马两国数字身份互认,初期将以广西为试点,项目落地后马来西亚公民在广西可使用MyDigital ID进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KYC)、旅游景点入场验证等;中国公民的数字身份在马来西亚也将同样可用于身份验证,极大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刘如冰表示,《政策措施》的推出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带来利好,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同时依托场景应用奖励为企业技术落地和市场拓展提供支持。北投信创集团将紧抓政策机遇,深化与东盟企业的合作,加速技术—场景—商业闭环的形成,实现互利共赢。


政策红利赋能AI人才培养


《政策措施》提出,鼓励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在南A中心展示中心开展面向东盟地区公务人员、企业员工等群体的人工智能培训、实训,对每年累计培训500人以上的培训主体,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刘如冰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企业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降本增效方面,企业可以选择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减少自建培训团队的成本压力,同时提升人才适配性;结合东盟语言、文化及市场需求,培养出既懂AI技术又了解东盟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等领域;可帮助企业建立更广泛的国际人才网络,为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打下基础;在技术交流与创新方面,企业可以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发课程,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推动产学研融合,加速技术迭代。


“真金白银”引才激活创新动能


《政策措施》提出,支持高端人才集聚。对入驻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新引进担任高管职务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且由该企业支付薪酬的,给予其税后薪酬10%的奖励,奖励年限最长3年。对入驻南A中心的科技型规上人工智能企业新招用并支付年度薪酬总额达到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高端科技人才,分别按照税后薪酬的2%、6%、10%的比例予以薪酬奖励,奖励期限最长3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黄健教授表示,《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南宁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创新是核心引擎,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黄健表示,《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为南宁人工智能发展构筑了“四梁八柱”支撑,有助于通过行业高端人才的引育,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反哺人才”的良性生态循环。


图片

1.127份涉密文件泄露,国安部披露→
2.直通南宁!“宜上高速”有新进展→
3.发放“算力券”“语料券”支持模型训练——南宁市大力支持数据治理和开放、模型开发与应用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廖 欣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吴丽花
二审丨张 帆
三审丨陈满运 王黎黎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