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护林员杨颂:二十四年如一日,只为这一山青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34:00
清明将至,气温回升,森林防火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年43岁的杨颂,从事护林员工作已有24年。面对干燥多风的天气和大量祭扫、踏青的人群,今年清明节,杨颂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山林之中,守护这片青山。
巡山日行近3万步
4月1日,晨雾未散,山体还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杨颂在林区穿好工作服,调试对讲机,背上黑色双肩包,一天的巡山工作就此开始。

杨颂的包里东西不多,但每一样都必不可少:手套、便携锯、修剪枝条的剪刀、固定提醒牌的铁丝。除了这些工具,杨颂此次上山还多拎了一桶水,“这是为驿站休息的驴友准备的”。
2002年,从部队复员后,杨颂正式成为济南市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今年是他从事护林工作的第24个年头。
济南市林场管理着济南近郊5.2万余亩山林,杨颂负责着佛峪林区的炮楼山片区,面积约有1400亩。“今天正好轮岗到驿站,咱就巡查官山橛这一片了。我一般早上9点出发进山,有时中午就在山上,一圈转下来基本就到下午3点了,一天走上2万多步不在话下。”虽然范围是固定的,但杨颂每次巡山的路线都不相同,各个角落他都想着去多看一眼,“这工作就是废鞋,天天在山林里走,每年穿坏两三双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年复一年,杨颂的“巡山里程”也越来越多。

多年的巡山护林工作让杨颂对这片山林的每一处都了如指掌。崎岖原始的山路,每一条小道都是靠人走出来的,地形复杂,上山的路并不好走。涉深沟、穿荆棘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一些陡坡还需手脚并用,“深一脚浅一脚,走路要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可能受伤。”尽管这样说,但杨颂走起来却还是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春天到来,这段时间被杨颂称为森林防火的“严防死守期”,天干物燥加上清明节祭扫活动逐渐增多,防火压力骤增。“造成森林火灾很大的因素就是林下可燃物。我们日常巡山就经常要把这些枯草和枝条修剪一下,不让它形成很大的隐患。”杨颂拿出背包中的锯条,利落地锯断路边的枝条,“锯掉的树枝我们会集中清理,地上留下的矮桩还得刷一遍漆,一方面提醒登山者注意脚下,也能防止树木香气引来害虫”。
“可能只要一个烟头,碰见这种大风天,几十年辛苦种下来的树就没了。”除了清理林下可燃物、巡查违规用火行为、捡拾垃圾等工作,杨颂还要在游客较多的区域悬挂宣传横幅。“近年来大家森林防火的意识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不过我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总是要自己查过、看过才放心。”杨颂穿梭在林间,橙色的工作服像是山中一处鲜亮的坐标。
树木专家的“十八般武艺”
说到巡山,不少人也许认为只是简单地走走看看。但杨颂说,除了防火是一以贯之的工作重点外,如今他们还要兼顾防病虫害、防盗伐以及服务游客等工作,“巡山的过程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意每棵树的情况,通过细微的变化来判断林区的状况”。


介绍起各种树木的情况,杨颂打开了话匣子。“这是侧柏,刚才看到的是黄栌。现在整个林区里有三百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柏大蚜、双条杉天牛、叶枯病、煤污病……无论是树木品种还是病虫害类型,杨颂都能如数家珍地讲上几句。“巡山时要随时观察树木的长势,一旦发现了害虫出现的‘苗头’就要及时进行防治。”杨颂回忆,刚到林场的自己也不懂这些,但他边观察边记录,日积月累也就熟悉了。
不过,如今林场的保护早已不仅仅依赖人力。近年来,“数字化”与“智慧化”也在不断为林区筑起“防火墙”,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电子智能语音卡口、红外望远镜等设备相继投入使用。
不久前,杨颂还刚刚参加了无人机培训。“火情隐患一旦出现,无人机能够更快地帮助我们了解实时情况,还可以飞到救援队伍无法快速抵达、地形复杂的区域,对火情进行及时控制和处理。”杨颂说,无人机还可以加载灭火弹,对紧急处理火情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和树打交道,这些年,杨颂巡山过程中还多了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佛峪林区物种丰富,有不少人就盯上了林区内的珍贵木材。“有些游客和附近的居民也会砍伐一些树枝做登山杖,巡山时听到有不对劲的声音就得立刻去确认一下。”杨颂说,碰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刻制止,严重的偷伐偷盗则要报警处理。

“现在不少人在钢筋水泥中待腻了,喜欢来亲近大自然,我们熟悉这片山林,当然也要为游客们服好务。”巡山路上碰到驴友,杨颂总要提醒两句:小心脚下,今天天气不好早点下山。有人向他问路,喊他介绍,这时候他就停下来,耐心地给大家讲解。
如今,山林里的黑裕驿站也时常成为杨颂和驴友们小聚的地方。这个山林值班点提供休息、充电等服务,渐渐成为驴友们的聚集地。不少驴友会提前约好,在杨颂值班时前来喝茶聊天。
“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4年中,多数情况下,杨颂都是独自走在山林当中。
每天一个人巡山是否会感到孤独?“我就是喜欢这片山林,走在山里,看着每一棵树的变化是最有趣的事情,怎么会感到孤独呢?”杨颂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在黑裕驿站中,有间专门开辟出来的小屋,里面展示记录着林场及林点的历史变迁,讲述了几代护林人爱岗敬业、默默守护山林的感人事迹。
2002年,杨颂刚来做护林员时,跟着全国先进工作者黄宜进学习过两年左右的时间。黄宜进自1980年担负护林工作以来,一个人在生活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精心管护400余公顷山林。杨颂说,现在林场的条件已经比老一辈护林员好多了。

林场七纵八横的沟壑,形成喀斯特地貌特有的景观,是龙洞峪的重要风景地带之一。但当时山上没水没电,人迹罕至,喝水都需要上山去挑,“要用小葫芦瓢轻轻地舀水喝,舀得急了,杂质就都飘上来了,还得把水再倒回去,沉淀沉淀再喝。”杨颂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护林员们坚守在山林间植树造林,林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很多人说这里是济南近郊的原始森林,我特别喜欢听这句话,说明我们的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看着墙上各个时期的照片,话语间,杨颂难掩自豪,“要说现在做这些工作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只要对得起这片林子就行。”杨颂指了指墙上黄宜进的照片。

清明节将至,杨颂工作变得更加忙碌。“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尤其是春节、清明等重要祭祀节日,森林防火的工作压力就更大,我们当然要坚守在岗位上,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杨颂说,看着林场的这些树木越长越茂盛,就不觉得辛苦。
下午4点,杨颂结束了一天的巡山和值班工作,往山下走去。路上,杨颂提起了《士兵突击》里的一句台词——“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尽管每日穿梭在同样的山林中,看似做着重复的工作,但像杨颂一样的护林员们却绿化了一片荒山,保护了林场的安全,“这么看来,我们做的也算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吧。”杨颂笑着说。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文章
- 泰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国荣一行到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参观交流 2025-04-03 16:58:00
- 全国道路货运能耗和碳排放摸底排查启动 2025-04-03 12:36:00
- 护林员杨颂:二十四年如一日,只为这一山青绿 2025-04-03 11:34:00
- 永州市生态环境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2025-04-03 09:14:00
- 负重20斤 、日行20里!绵阳清明防火最前沿,他们24小时在线→ 2025-04-02 18:48:00
- 新版安责险发布 如何为工作的你提供更多保障?一文读懂 2025-04-02 18:36:00
- 双杰电气15.55亿元订单背后 光伏周期残酷和中小企业宿命 2025-04-02 17:41:00
- 动力电池进入“退役大年”,电池回收成千亿级别蓝海 江苏这点全国领先 2025-04-02 10:50:00